人是环境的产物。
环境是什么?是你读过的书,看过的电影,听过的某段话,是你周围的人,接触的事,也是你在用的产品。
微信之父,张小龙,在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里讲做产品,提到要了解用户,既要顺应人性,又要了解群体的心理。
每一个好产品都离不开这两点,某信如此,某音也是如此,把用户拿捏得牢牢的,不由想起那句话:抖音5分钟,人间1小时。
从这个角度,某信也好,某音也罢,都是极其成功的产品,他们都把顺应人性、了解群体的心理做到了极致。
每个人都是多维度的,我们既可以是生产者,也可以是消费者,作为消费者如果我们能带着生产者思维去使用产品,在使用时你就多了一丝理性,你不仅可以挖掘这个产品好在哪里,如何为你所用,更可以借由产品逆向修炼自己。
人是环境的反应器。
—–以下是引用—-
张小龙:我发现,我在路上记录的想法,和我在计算机前发的微博是完全不同的。在计算机前更多时候是评论和转发,而在路上,受到很多现实的刺激,想法很活跃也很跳跃,跟现实很贴近。
我们知道,我们想的任何东西都是受外界刺激的,有时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。比如在微博上,你关注的人就是你的“世界”了,关注了十个人,总是看到这十个人的刷屏,你会以为你的世界就是由这十个人组成的。
对于产品来说,从中受到一个很大的启发是,要营造一个“环境”,然后由这个环境来决定用户来做什么样的反应,用户会被你营造的“环境”牵引。
—–引用结束—-
不直接接受产品给我们的推送,自己主动去关注高质量的对象,主动把自己的环境塑造成对自身成长有利的环境。
比如抖音,我们主动去关注自己的对标,主动去关注各个领域的大咖,让它的算法为我们的成长所用。
人是懒惰的。
因为懒惰,所以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做了一键直达的设计。
比如社群运营,设置整理组,帮你把关键信息打包推送,避免你爬楼。
比如电影短片摘要,帮你把2小时的电影,浓缩到10分钟内看完。
面对这些浓缩,我们要如何应对?
判断经过加工前事物的本身价值,如果这件事本身很有价值,逆着人性,你可以把自己从消费者角度,切换到生产者角度。
什么意思呢?
比如一本好书,一部好电影,它本身很值得你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完,那你就原汁原味看完,看完后让自己成为那个打包推送、成为那个生产10分钟短片摘要的人。
因为你的这些产出,对另一部分人来说,就是产品,满足了他们对于懒惰的需求。
第三,人是没有耐心的
—–以下是引用—-
如果不能让用户一分钟就爱上你的产品,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来用了。我们也不要尝试去引导用户,去教育用户,没有人愿意去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。一定是他一拿过来就喜欢上才是最直接的。
—–引用结束—-
让客户三秒内喜欢上你。短视频有个叫黄金3秒,什么意思呢?就是指短视频的开头三秒,要设置一个能引起观众注意的点,如冲突、悬疑、共鸣等。
作为生产者,设计产品时,这是必须要考虑的,考虑如何抓人眼球,三秒吸睛。
那么逆着人性,消费者如何修炼自己呢?你得知道,这3秒是营销的一部分,是他们在吸引着你看接下来的肥皂剧,产品设计者用这个方式在获取你宝贵的注意力。所以你要特别提防前三秒能吸引你的东西,尤其是那些让你看了还想看,欲罢不能的东西。
群体是“乌合之众”
—–以下是引用—-
群体智商必然是不如个体智商的,因为大家都喜欢趋同,向别人看齐。对于互联网的产品,用户是群体,而不是个体。这里最大的启示是,以前我们把互联网用户当成个体去对待,而现在我们把他们当成整体来对待。
—–引用结束—-
身处群体,很容易被群体思维带偏,如何逆着人性修炼?跳出去看。
只站在自己的角度,判断自己的需求,别人的站队都跟你无关,不被任何人裹挟。
每当你觉得自己要被裹挟时,要问自己一句,这次别人替你做主,下次呢?
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,勇敢一点。
这些感受,直到在我开始做自己产品后,才有了更为强烈的体会,尤其是我自己写软文、拍视频,成为生产者吸引用户的时候,就会努力地带着生产者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世界,你会发现,这是与纯消费者视角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。
有些事,只有你体会过,才会有感知,尽早完成从纯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转变,你会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,而这个世界,会比纯消费者的世界有意思的多。
就如同,研究用户,了解规则,设计游戏,吸引别人来参与,这很有趣。
社群介绍-传送门:👇
👉搞流量、做副业,就来轻创可行社,年轻创行者都要来的永久陪伴社群。
创业是一场修行,
只有不断进取,方能登上巅峰。
我于黑暗中赢来自己的光,便也提灯照亮后来的人。
暂无评论内容